查看原文
其他

邱磊:一个地理课堂上的跨界行者|好文精选

2016-01-02 星教师

邱磊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地理教师,热衷阅读、思考、写作,至今已发表文章及专著数十万字。

广泛的学识涉猎让他厚积薄发,从一次课堂教学的“岔子”中意外产生了以“文化搭台、地理唱戏”为特征的启发式教学创意,并将其完善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学地理”教学模式,为抽象的课程教学注入了丰厚的文化意味。




那个曾经的班长




1


分班前,听说陆平是某班的班长,长得颇机灵,尤其嘴边两撇稍带绅士遗风的小胡须,去之一分嫌短,加之一分嫌长,说话时常能添增神采飞扬之色,极是难得;一身黝黑的肌肤不知是“授之父母”还是拜卧薪尝胆所得,很有视觉冲击力,足令女生望之却步,男生见之形秽。初一看,最多的评语就是“像见过世面的”,“能唬唬人”。还算不错。

“他人外向,好动,善言”,他的前任老班向我交底,“只是成绩平平无奇”。

“那他怎么做得了班长?”对这个“平民班长”,我有点兴趣。

“为什么不能?”他反诘道,“我从不以分取人,只要他有能力,有魄力,有心力,就行了!而且他还很能干呢——从不让我操心。”

“哦”,我无言以对,再看他因痛失爱将而委屈变形的脸,是不是应该庆幸呢?一向谨慎的我,竟无态可表。



2

费了不少曲折,也托大家的福,新班级的组建还算是顺利。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我,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凝聚人心,完善组织,以尽快结束这过渡期般的“无政府状态”。

说实话,我是真心赞成“三生主义”的(学生自由、学生自主、学生自治),还沸沸扬扬地搞了“演讲”和“公投”,出人意料,陆平竟然一举成为“最高行政长官首席助理”,我不便拂逆“民意”,又有心看他本事,便从他开始搭建了新的“班级领导班子”。

因为刚开学,一切尚不熟悉,所以在获得“第一印象”方面,他还颇具匠心:班级大大小小、里里外外,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也没叫半点苦,所提之建议我亦无不采纳,见他屁颠屁颠地玩命经营,我倒有点不好意思了,都说懒班主任都是勤学生惯出来的,如今所见,甚是!

就这样太太平平过了2个月,他终日矻矻不辍,我乐得“大权旁落”,专心治学,倒也别有一番景致。当学生们初识了水性,摸清了脾气,那些有关秉性、修养、好恶、习惯等等反映个人气质的东西就渐渐开始脱去“套子”,呈现出原始自然的形态来,所谓“路遥知马力”,是骡子是马便很难再伪装了;

当各人迥异的意志在集体中没有适当的协调、引导和化解好时,时间蓄久,往往就成为诸多矛盾、不安、困难孕育的温床,自然,也置班级的稳定和团结于严重的挑战之中。所以当我估计快到多事之秋了,就格外叮咛他:做事情一定要细心,多观察,多思考,有情况及时联系。

他一听,满脸坏笑:老师你就放心吧,有我呢!

这个“心”却放得一点都不轻松,因为快期中考了,该磨合的也磨合了,该玩的也玩了,该主义的也主义了,可谓仁至义尽——但对“效果”的认定,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私底下“仅供参考”的,显然都是无法回避的宿命。

我于是加强了巡导,想在考前催一催,提醒学生——也提醒自己在今后应试教育的回忆中不要因活得太过惨淡而后悔,哪怕并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为谁而活。

有一天晚上,课任老师有事未下班,教室里闹腾得厉害,隔壁班的老师在振聋发聩之下打来电话:“快来看看”。

我心知不妙,到现场果然一如所料,忍不住训斥了众人;大家见老师真的来了气,个个闷头不语,就连平时几个“麻烦先生”也孤自在旁稀里哗啦地佯装看书,竟连窥视、假寐之类谙熟于胸的看家本领也极为罕见的放弃了。

我微言大义了一番,再对始作俑者单独进行诫勉谈话,无非还是党国社稷人生几何之类,几套程序走完后正欲离开,有个声音却才嘟囔道:“老师,你怎么不批评班长的?是他带头的。”我一听,身子一震,心里凉了半截,忙找陆平核对真假。

他少有地耷拉个脑袋听我讲完话,然后憨憨一笑:“我在管他们呢!”

“怎么管的?最后管到一块去了?”

“他们老是讲话,我每一次都讲的。”

“问题是你自己也在讲。”

“我就……说了一小会……”

他见我余气未消,也不敢再狡辩,声音中渐失底气,最后终于也听不到了。

“你是班长,全班同学都看着你,不能带这样的头啊,日后会被人笑话的!”我拍拍他的肩,示意虽能理解,但并非代表纵容和包庇,而且还有“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余韵掺杂其中。他仿佛一点即透,很有历史感地点点头。

之后的班级平静了好一阵,这点波澜马上被扑面而来的考试隐匿不见,他在我的“苛求”下,终于获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脸上自然也重现那招牌式的微笑和自信。

他终究是个不错的人。我在心里给他定了性。



3

上帝总以超出世人想象之外的逻辑来演绎生活——我也常在事后自嘲:什么事情都让你料定了,上帝岂不要失业了?——渐渐的,班上的风向似乎有点出乎意外的转变。

大家对班长的态度开始由支持变得越发令人扑朔迷离,常有学生到我这里来倒苦水,诸如“老师你是不知道啊,他可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了”“总是指挥人家,自己却啥都不干”“老是不守纪律”之类。

有一次也被我看见了,所以我就找了一些时间请他“喝茶”,谈学习,谈班级,谈人生,希望以一班之长的责任要肩负好自己的角色,他当时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也似乎在体会,总之,并没有以前那么活泼了。

我看在眼里,自己也思绪如飞,心里其实并不太清楚怎么会有这样的谈话,也认为有点不可思议。

但平地一声雷,终于出事了。

有同学汇报说,自己新买的学习机不见了。我详细了解了经过,原来是她吃饭时放在教室,可回来一看却怎么也寻不到了。“也许是谁拿去玩了呢?”我最初并没有意识到后面的困境。她肯定地告诉我问遍了所有人,却没有人知道。

因一时也没辙,我安慰了几句,说再想办法。思来想去,我困惑于对方怎么知道谁新买了学习机?怎么知道失主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看来多半还是祸起萧墙。

我干脆便把这件事情在班上予以了公布(其实早已传开了),并重申了学校和班级纪律,一方面是想给众人提个醒,以免有重蹈覆辙者;另一方面也想敲山振虎,加大心理攻势,期望“一时糊涂者”能幡然悔悟,私下里把东西归还。

等了两天,得到的却又是个坏消息:一个女同学在课桌肚里的百余元现金丢失了。一时间,这样嚣张的频频作案,在班上搞得人人自危,却敲实了我的假设:真有“内鬼”。

当然,介于这样的情况,我还是汇报了政教处,虽然受到重视,但一时半会儿间他们除了强调稳定班级情绪,积极寻求线索,其他也帮不上什么。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第一个报失的学生兴奋地说,知道是谁拿的了!想不到这么快,我忙询问缘由。

她偷偷地告诉我:那部学习机被设了“闹铃”功能,每天清晨会响起——这件事,“那个人”自然不知道。恰恰事发二天,有学生悄悄告诉她一件“怪事”:宿舍里早上凭空多了个闹铃声,音乐还很好听,只是以前都没有过。最后发现声源来自一个锁着的柜子里。

“是谁的?”我直捣龙穴。

她先是犹豫不决,但权衡利弊后,明白地告诉我:“是班长的。”

我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在我心里曾经无数次排查过,自己也有了几个对象,但听到这个名字时,我真的以为弄错的。

“真的吗?”

“肯定是!东西现在也一定在……”

我觉得耳旁的声音渐渐仿佛被稀释了,似乎在空空荡荡的田野上空回旋,若即若离,却抓它不住。完全忘记后面讲过什么了,只记得有点眩晕和不真实感。

真的很难承受这样的事情,虽然前面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他一直殚尽竭虑地为我减轻压力,为班级也增色不少,怎么会走出这样一步?我一直感觉无解。但还是先把事情处理完毕吧!

之后,便是汇报政教处,他们熟练地拿出方案,获取证据,控制对象,录取信息,通知家长,拟定结果。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除了“证据”(即学习机)的突破稍遇羁绊,其他的几如行云流水,堪称完美。

主任松了口气,同情道:“你和他聊聊吧,做好思想工作;中午吃了饭,就让家长带回去反思反思。”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场尴尬的谈话。

“陆平,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他也没哭,只是不语。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依然无言。

“还是你有难言之隐呢?”——继续沉默。

我就这样坐在他对面,看着他垂着头,全身一动不动,既不悲,也不闹,只是凝视地面。

……

等了会,觉得他可能需要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整理情绪,我就站起了身:“那这样吧,你先去吃饭,等下午妈妈来了以后回家好好再想想好吗?老师相信你是有理由的。”

正要走,却隐隐看见泪珠在他眼圈里打转,然后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在地面,一滴一滴,狠狠摔在地上,也摔在我心上。

他开始有点哽咽,却只是兀自抽泣,眼睛不知是不愿还是不敢,倔强地没有抬起过。见如此,我也不好受,甚至有点自责,就轻轻地问询:“是不是刚才我哪里说错了?要有,老师给你道歉。”他还是不讲话,任由泪珠在脸上恣意。

“呃……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失误,这很正常;只要改过来,老师依然欢迎你。”我有点莫名其妙地慌张,但还是想能安慰一点是一点——毕竟,这是我最不愿意的结果,这样的谈话也几乎令人窒息。

他听后似有触动,整个人仿佛在激烈斗争似的,过了一阵小声说:“我不想读书了。”我感觉很压抑:“你这么小,不读书能做什么?”“我想学门手艺。我很喜欢当厨师的,而且家里有一个叔叔就是厨师,”他终于开口讲话,只是口吻像是在安慰我,“我一定可以做个优秀的厨师的!”

后来,我们就一直聊对未来的打算,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已凝固,时间也完全定格,没有时空,没有背景,没有规矩,没有目的,师生二人就这样无主题的“纯聊”——最后竟然还听见彼此的笑声。




4

下午5点,我刚下课,就看见手机上有8个陌生的未接来电,有点不祥之兆。回过去,竟然是陆平的家长——“老师,我家陆平怎么还没有回来?”

“什么?……不是说好让你们下午来接的吗?”

“可是,我们来的时候宿舍里已经空了。问了同学,都说不知道。现在我们都急死了。”

“你们先不要着急,我来问问同学,说不定是到某个同学家了。”

“那谢谢你,等你消息!”

遍寻的结果让我深感事态的严重,他似乎没有去任何一个同学家,也没有和任何人联系;唯一能从门卫处证实的是,他中午就出去了(因门卫与之同乡,算是相识,所以记得)。去哪里了?去做什么了?都不得而知。我冷汗涔涔,后悔中午没有将他多留一会,也后悔那曾经自以为是的思想工作。

我和学校通了气,大家听后都寝食难安,就派人在本镇和周围地区大小的网吧、桌球室等娱乐场所寻了一通;正走在路上,收到一条短信:

“老师:对不起!我一时糊涂犯了这么大的错,给你添麻烦了!我走了,请不要来找我。等做出成绩来,我会来看你的。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关心。陆平。”

我沮丧到极点的心情仿佛一下子看见了曙光,立时复燃,赶紧与他父母、与同事商议。虽然从短信推测其应该就藏身在身边的某座小镇或城市里“创业”,可究竟该怎么找?

有人提了一条建议:无论在哪里,他都得住宿,而现在的住宿登记已经很严格了,一般都要身份证的。只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派出所,再根据他们的网络系统就可以获知他是否登记住宿,以及时间地点等。

大家一听觉得可行,便如法炮制,果然查到他正在A城的白鹅旅馆,离校不过30余公里。众人一片欢腾,饭也顾不得吃,星夜赶到。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由民宅改造的家庭旅社,我们借着昏黄的灯光将身份和来意(隐去缘由,只说离家出走)与店家表明后,对方长叹一声:“哎呀,我说怎么这么小的孩子非要自己一个人要住宿呢!你们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于是掏出钥匙,指了方向,亲自领我们去。没两步,我们就到了门口,一扇斑驳的门静静地等着那里,我知道它隔开的两个世界如今只剩下三五厘米,两颗备受煎熬的心隔得再远其实也是能够相互体味的。“原谅我,孩子!”——门被打开,他蜷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脸,朝着我们,写满了疲倦和不安;泪,染湿了半边枕巾,早已失去了温度。

来,让我们一起回家吧……


5

他终于还是没有回来,到遥远的另一所学校重新开始了。我曾劝过他回来,说每个同学都很想念他,他没有回答,反而问我后不后悔当初选他当班长,我说后悔啊,怎么不后悔,肠子都悔青了。他听了,就在电话那头一阵咯咯咯地笑。

后来,他的一位死党告诉我有关他的家境,我说知道,不算好;那位死党继续说,其实他真没见过那么好的学习机,就“鬼迷了窍”拿了去玩,我说也知道,而且还知道那位丢钱的女生钱也找到了;他还说本来他第二天想当面还的,结果被你上纲上线地把大帽子一扣,活生生地给扣死了,我说,你就是想给他“平反”吧?他一听,夺路而逃。

其实,真正需要夺路而逃的人,是我。




我比较擅长的教学方式,是主要以“文化搭台、地理唱戏”为特征的启发式教学。具体来论,就是“国学地理”。亦即是说,在学科跨界的前提下,利用字源学、汉字文化学、国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与地理课堂有机整合,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和切实有效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让课堂“以文化人”》为例,对“国学地理”的肇始和随后的发展过程,略作梳理。

让课堂“以文化人”

众所周知,地理这门功课的知识结构,具有文理互通的双重性。这种强烈的“跨界”属性,使它即便在正统的课堂授课制下,也出现了定位上的某种“失衡”(比如中学设之为“文科”,而大学相反),具体反映到教学上,就是学生的适应过程和理解、运用、转化能力等,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比如,一旦上到“自然地理”课,就很是让人头疼。那些由扭曲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图,那些岩石的分类判断和循环,以及内外力、气候、洋流,让学生犹如经历一场高度抽象的立体几何、流体物理和演绎推理,叫苦不迭。

虽然拿出如模型、挂图、多媒体、实验等浑身解数,试图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以与学生的经验对接,但如此折腾,却未助益多少。

倒是一节偶遇课,峰回路转。


地理课上的文化元素


因为讲到地形塑造,我以“洲”为例,正说到“洲,指水中的……”下面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同学们听到,纷纷扭头看始作俑者,并哄笑了起来。课也自然被打断了,有人安慰我说:“老师别在意,他老这样。”

我正为找不到课堂的突围而苦恼,忽听到那一声喝,突然“心念一动,震动四方”,感觉可以做做文章。

于是,主动“示弱”,请那位学生谈谈这句话的意思。他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站起来:“就是水鸟在水中歌唱”。一听有谱,便继续“怂样”:“你很厉害,连两三千年前的《诗经》也有所了解。但请问这个‘洲’指什么?”“指水里。”“哦?讲讲理由。”

“因为这个字是三点水旁啊。”他倒也直率。

既然说到这里,我觉得,恰是点题的好时机,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三个横排的小圆圈,相间处,再添三条呈“S”型的纵线——“古人画三个‘S’表示流水之势,慢慢地,演变成今天的‘水’字;用三个小圆圈表示水中的陆地,比如小岛之类。这整幅图正是我们今天的‘州’字。而且,‘州’是‘洲’的本字,因为后被借用成行政单位了,比如‘苏州’、‘常州’,就只好另造一个‘洲’字来替代。”

或许大家从不相信,地理课还能和《诗经》对上号,于是在我对“洲”字的分析中,教室里鸦雀无声。这就颇让人感慨,其实一堂“活”地理课的功夫,还真在课外。

趁热,我将《诗经》的“四言”与魏晋的“五言”、唐诗的“七言”进行比较,告诉他们“从四言到七言,历史足足走过了上千年”,借此,让大家体会到“节奏”这一要素的变化,继而过渡到教学内容:“其实,我们的地球、岩层也有自己的‘节奏’,或者叫‘韵律’,一旦紊乱,就会出现大的地质构造运动……”

这样的“无心插柳”,给地理课换上了一副新面,所谓课堂的“动态生成”也正意蕴如此吧。因为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地理课上可以谈文字学,谈诗,谈文化,谈经典,而当泯灭畛域,打通壁垒,引国粹之泉灌溉,施传统文化之妙浸润,课堂常能收到奇效。“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课堂的“奇”,也在于寻求对当下囚徒困境的新思路、新途径。

此课的启迪,让人看到了一幅美好的“人文地理”图景:通过逐条梳理地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再与文本“无缝对接”,真正引源头活水于传统课堂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设计图表,分解教材,按门别类,初步建构了“字-诗-典-哲”四维一脉的体系:

首先是“字”,即汉字构造。人在山谷为“俗”,人在山上为“仙”,为什么古人故此造字?是因为山底浊气沉淀,而芸芸众生咸集其间;山上云气升腾,人烟稀少而远离纷争。其实,这里就讲到了地理中“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再如“日”“月”二字,中间为什么要画短横?其实,可由此引申到太阳黑子和月表地形的相关知识。下表,即是研究的成果之一:


(注:本表为节选。笔者在查看了左安民先生的《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吴东平先生《汉字文化趣释》、何九盈等先生《中国汉字文化大观》、罗建平先生《汉字中的身体密码》等著作后,最终选取了有效汉字112个,按地理教材(以湘教版为参照)的知识结构分成71组,每组或独字或数字不等,基本做到知识无盲点全覆盖。)

当真正将精挑细选的汉字搬上地理课堂时,总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来。

有一回,我在课堂上注意到一位姓姜的女生不是特别有精神,学习有点懈怠,恰巧当时说到黄土高原,我就临时插了一段:

同学们,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但往细处说,其实是不一样的。

从上古时代开始,炎帝与黄帝即在黄土高原一带逐鹿,当时气候温暖,水草丰盛,畜牧业发达,氏族以“羊”为图腾——证据就是汉字中的“美”、“祥”、“善”、“鲜”等,凡有美好寓意的,多始于此。

部落生育儿子的,即姓“羌”(“羊”+“儿”);生女儿的,即姓“姜”(“羊”+“女”),这两个古老的姓传到今天已经将近5000年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炎帝的直系后代!我们理应对他们更加尊重。

听到“直系后代”四个字,学生的眼睛都直了,教室特别安静,众人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那位姓姜的女同学,而她似乎有点激动,没料到在地理课上竟然得到如此“尊荣”,不好意思地朝大家笑了笑,还跟我吐了吐舌头,气氛活泼而融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教育-教学合一的“提醒方式”,既无须教师苦口婆心,也无伤孩子自尊,双方各取所需,文字之妙,张弛之道,可见一斑。

但总讲汉字,自然显得单调,并且与地理桥接的领域也较有限。于是,我增加了字数,将目光转向“诗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说明的是气温在不同海拔下的递变性对开花期的有序影响,若呈现在自然景观带上,则必然会参差不齐,各领风骚,这就是课本中的“非地带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是从“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来诗意地表达“水循环”。


(本表为节选)

地理课中的诗歌元素

从“诗歌”开始,我的思路渐渐开阔,希望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地理教学相互渗透,使之互映生辉。我将单句、孤散的诗歌“升级”成名经重典的引用,因为后者的历史厚重感和思辨逻辑都超越前者。

“碌碌如玉,珞珞如石”(《道德经》),讲的是不同岩石间的纹理、色泽、质量的殊异,并推及埋藏环境、形成条件的影响;“履霜坚冰至”(《易经》),可从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气温升降等天气系统的角度分析。

最后,我又从诗歌、典籍的文本关注,扩大到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融合。

比如,从“山南水北、山北水南”的角度谈“阴阳”,从空间环境和地质循环的角度看“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中属土”的“五行”,从现代的宇宙观和地球的运动规律谈天地造化下的“道理”。

从此,“字-诗-典-哲”就交织成一张网络,基本覆盖于日常的教学范畴,且可根据需要,或繁简,或浅深,或长短,以一种多维的文化表达和思维张力悄悄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结构和实施形式。

当课堂逐渐接上中国文化的“地气”,当科学知识慢慢地更具还原性、审美性和哲思性,我们才可以说一门功课给学生的心苗扎下了根。

这时的地理课,或物理、生物、化学等任何一门学科,我们作为专业教师,才不会遭遇“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尴尬,而是在教材、教辅、教参以外,在传统的话语系统、背景参照、逻辑顺序之外,重新发现一条路径。

这条小径,不但让学生有了再次审视地理,重估学科价值的机会,而且对教师来说,也是职业生命的一次释放。在“创新”“探究”“合作”成了教育热词的今天,这种个人力量的释放,将把课堂推向更加灵动、个性和丰富的新平台。

回过来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价值底线,更是新课标中的明确要求,但从中国五千年文明以降的人文宝藏中汲取营养,懂得打“生活牌”“经典牌”“文化牌”,懂得并擅长借力发力,这样的教师却不多,大多数人孜孜汲汲,并非不努力,但却成效平平。但在文化课堂的平台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终于可以在教材之外呼吸,也终于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寻找到一个彼此妥协的平衡点。

从操作的可行性上说,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除了把握学生动手的机会,当他们无法在野外、社区得到直接经验的时候,利用每天遭遇到的汉字、语言、辞章,重新与学科建构,使之成为本学科的资源,不也是一件乐事吗?

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文性的地理课堂还不仅仅是个学科整合的问题。

当你讲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何等超然物外的人生气象!当引用格言般的“碌碌如玉,珞珞如石”时,又是何等精炼的做人之道和处世之秘。而说到阴阳表里、五行生克,则更是把积累了几千年哲人智慧的朴素辩证之理呈现出来。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会看到地理的现实生命在哪里,也会体会到自己与地理的关系绝不再是以“考试”或“升学”为前提的,而是内化成:我是中国人,我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持有一份责任——地理,正是担负这一责任的凭据。

这样的课,我们几乎可以期待,它将从“术”的层面窥“道”,从“道”的高度论“术”,互博而通,相印而证,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即使有一天,他们忘记了低气压高气压,模糊了沉积岩岩浆岩,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学科精神和人文情怀,却依然有生命的温度和力量。

地理是什么?地理就是我们文化血脉的维系者、参与者和支持者。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中汲取地理营养,让地理在学生的参与中完成文化传递,这不是课堂在超脱“考纲”“教参”外,更高的价值准绳吗?

的确,我们在今天依然听到很多人时常抱怨听不懂地理课,这并非教学手段不先进,也无关教学方法不丰富,而是一说晦涩,一说无用,直至毕业,还有人拿它做“纯应试课”看待,只等考完就万事大吉。

也有教师反思,或说教材艰深,或叹学科式微,或怪传统因循。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到处都是“地理”的影子,只要沉下心来积累,下足功夫钻研,就算枯木,亦可逢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对自己的“学科定位”。我在得到学生启示后,将之改为“以文化人,以理喻学”,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改造课堂,重赋其生命,重构其价值。




就本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就经典电影来说,《肖申克的救赎》影响非常深刻,也常看常新;

在阅读方面,我一直主要做杜威、陶行知的“定点”比较阅读和研究,尤其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特别值得推荐,它们也是为教师“一生垫底的书”;

如果从实用主义看,就推荐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如果从增加涵养的角度说,《道德经》是我最熟悉,也最愿意拿来和大家分享的;

至于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当前特别中意庄子的《逍遥游》,虽然不是直接谈教育,但却是句句都可引为圭臬。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欢迎朋友圈分享,微信公众平台或其他形式转载,请注明出处!


寻找“星教师”

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敢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关注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反思,他们的阅读与生活。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星教师”,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来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咨询电话:023-67515741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新课程 | 班主任 | 学前教育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信息技术 | 音乐 | 生物 | 思品 | 物理 | 心理 | 历史 | 地理 | 化学| 美术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